宿迁地下室防水设计要点总结
下面和大家总结一下宿迁地下室防水的十六个设计要点:
1.地下室工程防水设计应遵循“防、排、截、堵相结合,刚柔相济,因地制宜,综合治理”的原则。
2.地下室底板外防水构造层次(按施工顺序):
素土夯实—垫层—找平层—防水层—隔离层—保护层—主体结构(底板)—室内地面。
3.地下室外墙外防水构造层次(按施工顺序):
明施工:
主体结构(外墙)—找平层(非必須)—防水层—保护层或保温层
暗施工:
保护层—找平层—防水层—隔离层—主体结构(外墙)
4.地下室顶板防水构造层次:
防水混凝土顶板—找平层—普通防水层—隔离层—保温层—找坡层—找平层—隔离层—保护层—排、蓄水层—过滤层—种植土及植被层
5.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。
6.卷材防水层表面应设置保护层,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。
7.顶板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:
当采用人工回填土时,厚度不小于50mm;
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,厚度不小于70mm。
8.底板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。
9.外墙保护层做法:
砖保护墙,非粘土保护砖墙与主体结构之间宜留30mm宽缝隙,并用细砂填实。
软保护,通常用阻燃型软质材料,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。
10.水平施工缝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;
板墙结合处的施工缝宜留在板墙接缝处以下150~300mm处;
墙体有预留孔洞时,施工缝距孔洞边缘应不小于300mm。
11.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,宽度不小于700mm。
12.变形缝处的复合防水构造主要有以下三种:
中埋式止水带+外贴式止水带;
中埋式止水带+可拆卸式止水带;
中埋式止水带+外贴防水卷材。
13.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,且其抗渗、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;
14.后浇带一般位于建筑中部,开间的1/3柱跨处;
15.后浇带之间间隔不超过40m。
16.后浇带宽度700~1000mm;
- 上一篇:卫生间防水重中之重,一定要注意这7点
- 下一篇:宿迁地下室防水的设计和施工
-
宿迁地下室防水设计要点总结 [2021-04-20]
下面和大家总结一下宿迁地下室防水的十六个设计要点:1.地下室工程防水设计应遵循“防、排、截、堵相结合,刚柔相济,因地制宜,综合治理”的原则。2.地下室底板外防水构造层次(按施工顺序):素土夯实—垫层—找平层—防水层—隔离层—保护层—主体结构(底板)—室内地面。3.地下室外墙外防水构造层次(按施工顺序):明施工:主体结构(外墙)—找平层(非必須)—防水层—保护层或保温层暗施工:保护层—找平层—防水层
-
外墙渗水到内墙怎么办? [2022-12-09]
南京天花板渗水精准定位告诉您外墙渗水到内墙怎么办?1.一旦发现墙体有渗水迹象,首先检查房屋天花板或角落是否有渗水,找出天花板发霉的原因。如果是渗水或房间湿度过高造成的,有必要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。还可以使用***的墙体除霉剂,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墙体霉菌,也可以改变相应部位的墙体结构,防止墙体霉菌滋生。2.如果墙壁发霉,可以用布浸泡消毒酒精擦拭。如果不是很严重,可以擦两三次去除霉菌。另一种除霉方法
-
地下室变形缝渗漏水原因及治理 [2021-07-26]
一、地下室变形缝(包括伸缩缝和沉降缝)渗漏原因:(1)设计原因 对具有特殊功能、处于特殊环境中的特殊部位,如变形缝等细部构造,缺乏有效的、结合具体情况的防水设计,造成这些部位出现渗漏。(2)材料原因 选用材料不适应变形要求或嵌缝材料性能不佳(3)施工原因 止水带未按要求施工,嵌缝密封材料未按要求施工。二、治理方法:设置变形缝的目的是为了吸